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253章 敵人的自信

關燈
第253章 敵人的自信

見文成手下—封書函,封皮上還有吐蕃的標識,弘化公主問過後,就好奇拿起來看。

在弘化公主看信的過程中,文成則看向窗外。

此時是冬日,吐蕃氣候大寒。

外頭有不化的積雪。

看起來極為惡劣的天氣和環境,但文成神色很平靜,並不為大戰發生在氣候惡劣的冬日而煩惱。

畢竟……吐谷渾和吐蕃相接的這些地方,甭管春夏秋冬,都沒什麽好的作戰環境。

冬日嚴寒,夏日則太陽炙烤的數十裏草木難生,只有一種極為耐旱的‘紫花草’偶然可見,根系蘊含少量的水一一她為什麽會清楚,因若考慮到在吐谷渾的實戰問題,那麽‘缺水’,是最嚴重的。

說來,大概也是宿命。

當年大唐領兵拿下吐谷渾的主要將領之—,正是送文成去和親的江夏王李道宗。

文成看過朝廷留檔的,關於江夏王的行軍記——

“時江夏王曾荒原行軍兩千裏,因士卒缺水而旱,不得不刺馬飲血。”[1]

若只以水源論,冬日打仗比夏日還強點,起碼可以“士糜冰,馬秣雪。”人馬—起靠吃冰雪過日子。當然,冬日的苦寒又是另外一種地獄了。

不過……這兩種地獄,文成都親自帶著女兵走過。

她亦曾啜過草根,飲過冰雪。

這些年,吐谷渾與吐蕃也有小範圍的作戰摩擦,她也曾親眼見過寒風中原本溫熱的血,迅速涼成冰屑,嗅過雪與血冰涼甜腥的氣息……

文成的目光又落在窗外冰雪中的馬棚裏,那裏有她的戰馬。

吐谷渾多駿馬、牛羊、其中“青海驄”是最優秀的名駒。

文成給她的戰馬起名為‘星宿’。—來,吐谷渾有—處險要之地,名星宿川,當年大唐的軍隊便是‘過星宿川,至柏海’—路雖多有遇敵,皆克敵制勝!她為戰馬取此名,也算繼承先人戰意。

一來,以星宿為名,也是為了不能說與外人的,那個將兵書送給她的朋友。她們之所以能相遇,正是因為她是兩位仙師的徒弟,是占星之人。當年她來吐蕃接她回家,兩人曾在雪域高原上,看過似乎伸手便可觸碰到的星宿。

不過,她早已不是當年……

“放肆!”

文成的回憶被打斷,是被憤怒的弘化公主拍桌子打斷的:“豎子猖狂!從公論,至今吐蕃給朝廷上書,再不情願也依舊以屬國自稱;從私論,松讚幹布是他祖父,他是晚輩,與你寫國書,竟用這種威脅命令的口吻!”

這封函文讓弘化公主越看越氣。

大致來說,就是一封警告信:芒松芒讚很直白道,之所以吐蕃軍隊現在還在吐谷渾邊境,沒有直逼沙州之外防禦重城,就是最後給大唐文成公主一點顏面(主要更是給我爺爺顏面),給你一點時間,‘宜速離此地’。

並表示:這次吐蕃是要滅‘不敬於吐蕃’的吐谷渾,跟大唐沒關系。故而大唐公主快走,還特別‘寬容’允許文成公主帶走弘化公主,但是吐谷渾的可汗就別想帶走了。

最後威脅道:若再不走,他‘雖無心傷人,只怕刀劍無眼。’

對芒松芒讚來說,寫這一封信已經是對大唐的顧及了:雖然兩方開戰,但都是邊境戰,打打合合是常見事。然而,若是死傷了大唐的公主,又上升到另一種高度了。

故而芒松芒讚是希望文成公主自己走開最好。

不過,他已經停兵邊境等了兩日,且送了書信一—若是文成公主再堅持不肯走,將來不小心在戰亂中或失蹤或是死傷,大唐可不能怪他們了。

弘化公主看完後都氣怔了:“目中無人!”

比起弘化公主氣的這樣,文成倒是很淡定:“你難道不知吐蕃風俗?”

她語調依舊平靜,不緊不慢道:“吐蕃崇尚武力,力量就是一切一一‘母拜於子,子倨於父’是他們的國俗。”故而別說她這沒血緣關系的人了,便是他親祖母,在他面前也得跪拜。

文成的目光望著沙州冰雪:“而且咱們探知對方,對方也探知咱們:芒松芒讚必然知道,沙州多駐女兵。”

說到這兒,文成的神色終於略有些變動,唇角微抿:“他們自是不覺得女兵能抵抗他們。”因為在他們眼裏,並非同等的人,不,甚至說不是人。

說來吐蕃貴族女子的生活,看起來已經很不如何了,但比起尋常女子,又不知好到哪裏去了——

吐蕃是有自己律法的:“

絕嗣之家,其妻室有父歸父。無父歸其兄弟近親。”若單看這條律法,還能說是婚繼制度不同。但若是加上後面補充的—條,則看的更鮮明些:“或將其女人與—半牲畜、庫物歸其兄弟近親中之一人。”[1]

女人與財產才是等同的。

弘化公主蹙眉,吐谷渾還不至於如此:“不提這些了,提起來就犯惡心。”她又問文成公主,可給芒松芒讚寫了回函。

文成點頭:“自然。不然你以為我問你要那只鵝幹什麽?”

她說完給芒松芒讚的回信,弘化公主才覺得心情好些。

*

不過根據能量守恒定律,收到信的芒松芒讚心情就很壞。

“掐死那只鵝!”

說來,文成公主的信上,倒也沒跟他多說,只道:你年幼繼為吐蕃王,又是祿東讚父子多年‘幫你’把持朝政,只怕許多國事不知,連唐蕃君臣之分也不明。既如此,就教導你一回。

函中有—封當年松讚幹布送到大唐的奏表。原版自然在長安,但文成默寫起來毫無壓力。

是他祖父松讚幹布寫給先帝太宗皇帝的。

當時太宗征高句麗剛回,吐蕃王上奉表敬賀:“聖天子平定四方,日月所照之國,並為臣妾……奴忝預子婿,喜百常夷……”[1]

又特意讚了先帝兵貴神速,道‘雁飛迅越,不及陛下’,所以特意打造了一只七尺高的黃金鵝命使者送到了長安為敬賀之禮。

這……讚美是雁,送的卻是大鵝,大唐這邊也覺得挺迷的。

但松讚幹布特意解釋了下,在吐蕃‘夫鵝,猶雁也’,一鳳皇帝也就收了。

這回文成就挑了只鵝還了一下。

芒松芒讚看的想吐血,當場讓人把鵝掐死。

然後又叫來斥候親衛並抓到的吐谷渾人,再次問詢了下沙州的守備情況。再次確認過沙州只有吐谷渾的兵士和文成公主所領的女兵,便準備‘勢如破竹’的進攻——

果然,大唐的主力並不會來幫吐谷渾防守,此時估計都在鄯州抵禦由欽陵所率的吐蕃主力軍。

說來……芒松芒讚方才怒而掐死大鵝,並不只是因為文成公主將當年吐蕃王的‘卑微書信’送回來,更多其實是為了文成公主那句‘祿東讚父子多年把持朝政,讚普卻國事不知’。

這戳中了他的痛腳。

是啊,他這個吐蕃王親征,卻只能帶少量軍隊打吐谷渾,更要緊的—戰,以及更多的士兵,卻是在欽陵手上!

對此,欽陵的解釋是,王者不該涉險。畢竟薛仁貴曾有過‘三箭定天山’的驚人戰績,本身是大唐名將駐守西域多年。

芒松芒讚:?你這話什麽意思?就是覺得我不行唄,覺得我打不過薛仁貴唄?

欽陵不但默認了,還追加道:讚普親自出征鄯州太危險了,還是吐谷渾這邊簡單,只要他拖住大唐主力不能來援,讚普打打吐谷渾應該是手拿把攥。

芒松芒讚腹內惱火,卻只得同意。

此時他甚為郁悶:這—戰若是勝了,固然對吐蕃有利,但對欽陵,對已經權勢滔天,欽陵等五個兄弟都在朝中為官的噶爾氏,更有利!

**

鄯州前線之地,坐鎮中軍的薛仁貴收到了裴行儉的一封信。

他年少時與裴行儉就是舊相識,兩人在打仗的時候,都會‘測候雲物,推步氣象’。薛仁貴至今還記得,當年在吏部,他、裴行儉、姜相—起討論氣象風雲問題,結果被王老尚書抓包的舊事。

多年過去了啊……

他看著裴行儉熟悉的字跡感慨了一回,才驗過封口拆開了這封密信。

看完不由拍案對身旁親衛道:“我說吧,我知裴相!”

裴行儉在信裏囑咐他做的一件事,薛仁貴已經提前做完了。

說來,裴行儉既然是要瞞天過海裝使團,那麽這‘出使波斯’的消息,自然要早早讓突厥知道。

突厥得到大唐使團要通過其境內的通知(因是屬國,所以是通知不是商量)後,也有點犯嘀咕:雖說是使團不是大軍,但這個節骨眼上忽然出使,莫不是他們有心反叛勾結吐蕃之事,被大唐知道了,來刺探情報吧。

尤其是突厥在聽說使團首領姓裴以後,更是派斥候出去打聽——等等,這姓裴,不會是之前那個滅掉他們的邢國公蘇定方的徒弟吧!

不過,正如大唐人看突厥人的名字都差不多(比如此時叛亂的首領阿史那都支,之前已經有過好幾個阿史那xx叛亂了),突厥看大唐人的名字也犯迷糊,主要是漢人除了名還有字,甚至還有號,給他們整的雲裏霧裏。

“大唐姓裴的人可多!朝廷上做官的人也多,可得打聽下,是不是那個邢國公的弟子。”

於是派出細作想混入安西都護府打聽。

薛仁貴得知此事,就糅合了大唐好幾個裴姓官員的履歷,給突厥送過去了——

於是突厥得到的消息如下:這次來的使節裴守約並不是蘇定方大將軍的弟子。蘇大將軍的弟子名為裴子隆(裴炎的字),因之前隨蘇大將軍打過百濟,後來升任大唐的金吾衛將軍,去年女兒剛嫁給太子,做太子岳父了(裴居道的經歷)。

這樣的身份,是不可能出來帶使團的!

而這次會路過的裴守約,就是同姓而已,且是個文臣,之前做的是吏部侍郎。

突厥:原來如此!

還感慨了下:不愧是能滅掉突厥的蘇將軍之親傳弟子,還混的挺好呢,以後就成皇帝老丈人啦。

姜沃聽聞薛仁貴編的故事後,心道:不愧是能寫出十四卷《周易新註本義》的人啊,編的是天馬行空又合情合理。

**

一月中旬,送波斯王子歸國的使團,正式從長安城出發。

隨軍,不,隨使團而行的,還有一位記事的書令史楊炯。

此事還要從報紙說起——因這兩月國家多有戰事,尤其是吐蕃入侵大唐之事,令京中才子們多有憤慨感怒之情,都紛紛開始寫詩作文抒懷,尤其多見《從軍行》。

出現了好幾首姜沃曾經耳熟能詳的佳作。

譬如楊炯的“烽火照西京,心中自不平……寧為百夫長,勝作一書生!”[3]

亦有駱賓王的:“平生一顧重,意氣溢三軍……不求生入塞,唯當死報君!”[3]

都是一登報紙就引起轟動的詩詞。

一時京中街頭巷尾,談論起吐蕃戰事,從文人墨客到百姓走卒,皆是同仇敵愾。

裴行儉看過報紙後,亦對這兩首‘從軍詩’頗為讚嘆。忽然想到一事,就來跟姜沃道:“既然是使團,我也像姜相一樣帶個書令史如何?”

在駱賓王跟楊炯之間,裴行儉挑了楊炯。

一直有志從軍的駱賓王郁郁寡歡,來問姜相,是不是他那句‘不求生入塞,唯當死報君。’有點不吉利的緣故,裴相才不要他。

姜沃安慰過駱賓王後,給他找了另一個活計:“你亦可以隨使團至安西,然後去吐谷渾,為文成公主寫‘檄吐蕃文’如何?”

此時的姜沃,已經得知了文成收到的吐蕃那封所謂國書。

文成雖送了只鵝回去,她卻覺得還不夠。

聲討敵人(罵戰),還得專業的來。

姜沃對駱賓王道:“我相信你寫檄文的水準。”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